高中二年级下册政治必学二要点汇总

点击数:309 | 发布时间:2025-04-30 | 来源:www.nblzx.com

    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考试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样高二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下册政治必学二要点汇总》,学习路上,智学网为你加油!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国内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国内的国家性质的规定P5\x09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征P5\x09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x09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国内公民享有些政治权利P9\x09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条件:(3)地位与重要程度: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1)内容:(2)地位与重要程度: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要紧方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国内公民需要履行的政治义务P9\x09国内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P11\x09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国内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使用方法律.

    (2)需要: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遭到法律保护,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遭到法律制裁,③不允许其他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国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离别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达成人民利益的方法和渠道.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达成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达成.

    (2)需要: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缘由:在国内,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需要: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国内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13\x09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公民政治生活的要紧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紧目的.

    (2)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1、

    4.关注国内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用途:维护国内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进步是公民政治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

    (3)国内公民的政治参与

    国内的选举规范及选举方法P16—17\x091.选举方法选择的影响原因:①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进步、社会进步情况相适应.②依据社会经济规范、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具体选举方法:

    (1)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都采取直接选举方法.

    (2)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代表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法P20\x091.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代表人*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拟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可以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紧保证.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

    \x09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1-P22\x09国内进步基层民主的意义P23-P26\x091.基层民主的形式

    \x09村民自治\x09城市居民自治

    2.进步基层民主的意义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和要紧内容.

    (2)进步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渠道.

    国内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途径P27-P28\x091.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2.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途径.

    \x093.民主监督的意义:既有益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员工的工作,也能够帮助激起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x092.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权势进行斗争,勇于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需要采取合法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以干扰公务活动.

    2.国内的政府

    (1)国内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国内政府的主要职能P37\x091.性质:国内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实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旨的实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内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国内政府的基本职能(注:主观题不必一一展开)

    \x09目的\x09手段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父母治久安\x09守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x09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提升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x0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要紧职能,主如果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x091、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政府组织和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x0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x09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打造基本医疗卫生规范,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打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

    国内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P39-41\x091.国内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国内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办法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需要P43-44\x091.依法行政的地位: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策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需要,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意义(1)有益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益于加大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员工不变质,增强政府的*.(3)有益于预防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4)有益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3.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需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诚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x091.加大立法工作,提升立法水平,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2.加大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实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48\x09政府同意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自觉同意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需要.

    1.政府只有同意监督,才能提升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预防和降低工作失误.

    2.才能预防滥用权力,预防以权谋私、权钱买卖等*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3.才能更好地合*、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才能真的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打造一个具备*和公信力的政府.

    国内行政监督体系P46—47\x09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点,是打造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打造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①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的监督,监督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国家预防*局的监督.

    ②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共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3)政府的*

    政府的*及其体现P49\x091.政府*的意思: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的决定原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不是具备*(威望和公信力)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国内政府*的体现4.不同政府有无*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不是让人民自觉地认同和同意.

    国内府*的来源和树立

    P50-P51\x091.政府的*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职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成效与政府员工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2.政府树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国内的人民代表大会规范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x091.国内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位: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内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中央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x09职权\x09表现

    立法权\x09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及其常委会可以拟定地方性法规,报人大常委会备案.

    决定权\x09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方各级*和县级以上*常委会根据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地区内重大事情的权力.

    任免权\x09各级*及其常委会对有关国家机关领导职员及其他组成职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x09监督宪法和法律的推行,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代表的产生P56\x09国内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1.产生方法: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间接差额选举产生.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

    2.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代表的职责P56-57\x09*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义务:(1)*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帮助宪法和法律的推行;

    (2)与人民群众维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建议和需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同意人民监督.

    2.权利:*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1)审议各项议案的权利.(2)表决各项决定的权利.(3)提案权——*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4)质询权——*代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需要回话.

    人民代表大会规范的基本内容P61\x09含义: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规范.

    基本内容:
    1.国家的所有权力是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9—60\x09人民代表大会规范组织和活动的非常重要特征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国家机关由*产生,对让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国内的政党规范

    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P63\x091.\x09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实践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共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共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P63+P67+P68\x091

    4.中共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一直把达成好、维护好、进步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进步为了人民,进步依赖人民,进步成就由人民共享.)

    不断健全中共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法P64-65\x091.加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和执政方法:

    2.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共执政的基本方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达成.依法执政有益于保证党一直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用途.

    中国特点的政党规范P70——71\x09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的地位:是中国特点的政党规范,是国内一项基本政治规范.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的基本内容

    ①政协的性质:它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备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国内政治日常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要紧形式.

    ②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的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3)国内的民族地区自治规范及宗教政策

    国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73\x09国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国内要紧的国情之1、

    国内处置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3-75\x091.民族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重要程度)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要紧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首要条件,是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达成各民族一同兴盛的首要条件.

    3.各民族一同兴盛:各民族一同进步、一同富裕、一同富裕.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达成现代化和中华民族达成伟大复兴的势必需要.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一同兴盛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一同兴盛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达成各民族一同兴盛的首要条件条件.(3)各民族一同兴盛尤其是经济进步,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国内的民族地区自治规范P76-77\x091.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地位:(1)是国内的基本民族政策;(2)是国内的一项基本政治规范.

    2.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意思: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地区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规范.

    3.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内容:

    (1)首要条件和基础: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区、变通实行权和其他自治权).

    4.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势必性:是合适国内国情的势必选择,是由国内的历史特征和现实状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征,与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国内的民族地区自治具备坚持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国内民族地区自治规范的优越性P78-79\x09国内的宗教政策P80-81\x091.国内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国内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要紧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宗教活动.3.国内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大家信仰宗教,要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爱哦.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P89-90\x09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点.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具备对内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独立性)

    3.主权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也都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预他国内政,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P90\x091.含义:2.种类:(1)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世界性的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

    3.用途:每个国际组织宗旨、性质不同,职能和用途相异,对每一个国际组织有哪些用途要进行具体剖析.

    (1)有些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

    (2)很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要紧用途: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P90-91\x091.性质和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进步.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④不能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预任何国家的内政.

    3.联合国有哪些用途:(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2)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1、(2)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益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要紧用途,对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了要紧贡献.

    (2)处置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原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原因P94\x091.国际关系的意思: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角逐、合作和冲突.

    4.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原因,一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国坚定地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一同利益.

    5.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预别国的内政.

    维护国内的国家利益P95-96\x091.国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国内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2.国内的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1)安全利益:国家的统1、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政治利益: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规范的巩固.

    (3)经济利益:国内资源借助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3.国内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适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一同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进步的基本趋势

    当今年代的主题P98\x091.和平与进步是当今年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1)和平问题的内涵:维护世界和平、预防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当今年代的主题:求和平、谋进步、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年代时尚.世界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原因的增长超越了战争原因的增长.

    (3)威胁和平的原因依旧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局部冲突和热门问题、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3.进步问题:(1)内涵和实质:指世界经济的进步,尤其是进步中国家经济进步的问题.(2)进步成为当今年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点.(3)全球进步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进步不平衡.

    4.解决和平与进步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政府关于打造国际新秩序的倡导P99-100\x091.维护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有效渠道:需要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益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预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3)保障各国尤其是进步中国家享有平等的进步权利.(4)保障各民族和各种文明一同进步的权利.

    3.中国政府关于打造国际新秩序的倡导

    中国倡导,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进建设持久和平、一同兴盛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一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一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进步;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一同促进人类文明兴盛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赖、加大合作,坚持用和平方法而不是战争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一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一同呵护人类赖以存活的地球家园.

    世界多极化未来发展趋势

    P101-102\x091.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世界多极化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的进步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向多极化进步的意义:是年代进步的需要,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益于世界和平与进步.

    5.国家间既合作又角逐,目前国际角逐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国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内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的和立场P106\x091.国内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①国内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维护国内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维护国内的独立与主权,就是维护大家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年代的需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时尚.

    ②国内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一同进步.

    ③国内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我们的态度和倡导).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置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国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106\x09国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内的外交收获及其缘由P107-108\x09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原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进步的要紧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要紧的建设性用途.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海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一同进步的新篇章.

    2.中国获得这样辉煌的外交收获,有很多条件(参看P108)

    国内的和平进步道路P109-110\x091.中国走和平进步道路,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主革新,采取和平的方法,增加财富,达成自己的进步.

    2.为何走和平进步道路?

    ①国内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内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一同进步;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内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和平与进步是当今年代的主题.中国一直不渝地走和平进步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依据年代进步时尚和自己根本利益做出的策略抉择.这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有益于促进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打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一同进步的积极原因和要紧力量,走和平进步道路有益于为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进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国内的国家利益.

    3.中国走和平进步道路在外交上的表现:国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大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进步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大策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大同周围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大同广大进步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大家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1、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网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地位: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是中国特点的政党规范,是国内的一项基本政治规范。

    3、政党规范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拟定和实行。

    4、多党合作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共的领导。

    5、国内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共存在多长时间,民主党派就存在多长时间,多党合作规范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特别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一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多党合作的要紧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

    ①性质: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共领导的、具备广发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国内政治日常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要紧形式。

    9、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合适国情优势显著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的显著特点: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政党规范的优越性:

    ①有益于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益于进步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益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讲解中共、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都是中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共是国内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具体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具备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1、党委、*、政府、政协在国内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共是国内执政党,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国内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国内权力机关的实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要紧机构,是具备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备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要紧形式。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