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的解剖地方:关于心的解剖部位,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文献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心坐落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是隐藏在脊柱之前,胸骨之后的一个要紧的脏器。心尖搏动在左乳之下。
2.心的形态结构:心脏呈尖圆形,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络围护,心居其中。中医学对人体心脏的重量、颜色、结构,与心腔的血容量等均有肯定的认识,只不过较为粗略而已。“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
脏象学说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脑同意和反映外面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是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正如李梃所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